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新闻早餐(01.18 周三)

[复制链接]

60

主题

62

帖子

2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4 13:4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标题下「武理工智能交通」可快速关注
编辑: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来源:科学网、交通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交通新闻网,智能交通,啸谈阡陌,车云网,青塔网,搜狐网易科技,新浪科技,央视网

内容提要
科学网
  • “双一流”建设:在想象和热议中走过2016
  • 阿里云ET过年忙 人工智能写春联送吉祥
  • 中国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样机预计年底研制成功
    网易科技
  • 还被堵在上班路上?你需要一辆载人飞行汽车
  • ofo终于推出智能锁 小黄车密码共享群可以散了?

    中国科技网
  • 李克强论虚实经济:总不能在网上骑自行车吧
  • 信息化改变生活方式
    微信论科教
  • 重磅:最新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百强出炉(2017年1月)
  • 宇宙是平的——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
  • 2017预测:综合智能的崛起

    交通期刊最新论文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F、AAP,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交通信息与安全

    科学网
    “双一流”建设:在想象和热议中走过2016



    2015年8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通过,“双一流”建设成为了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又一个以国字头命名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在2016年,“双一流”建设成为了高教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

    近20年前的世纪之交,高等教育有关的话题曾经炙手可热。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故事上演更多的是关于环境、医疗、房地产的故事,高教事业的舞台被冷落已久。“双一流”建设为高等教育的布局和发展再一次打开了想象的大门。2016年,“双一流”建设在公众的热议和想象中开幕并落幕,翘首企盼了一年的教育部的那只靴子——拟于年内发布的“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办法——最终没有落下。

    数量有了,质量还会远吗?

    一流大学建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上个世纪末“985工程”建设的命题里,一流大学建设就是其中的应有之义。但如今国务院“重提”一流大学建设,同一语句已经有了不同语境。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多定量指标方面都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绩和成就。

    2016年4月,教育部首次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已经达到3700万人,占全球大学生总数的1/5,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大学生毛入学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55%提高到40%,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同时,我们的高等教育经费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增长了3.6倍,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了2倍多,而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了2/3,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从我国的科技产出来看,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6年10月发布的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6年我国高校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双双晋升一位,排在世界第三。八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次数排名世界第二,十八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次数进入世界前十。显然,目前我国的科研产出已经从单纯的国际论文数量的比拼,变成了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的比拼。如果单拼SCI论文数量的话,我国早在2010年就超过英国排在了世界第二。

    教育部也已经认识到我国科教事业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因此,在评价导向上开始向质量类指标倾斜。2016年4月再次启动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中,对于指标体系进行了诸多层面的改革,包括以专家对师资队伍的水平、结果和国际化程度的综合评价取代之前的学术头衔评价方法,采用 A 类期刊指标(人文社科领域)中国版 ESI 高被引论文(自然科学领域)对学术论文进行评价等。
    政策导向已经表明,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下一个十年目标已经从发展数量转变成提升质量,从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转变成拔尖阶段。

    双一流建设 ≠ 双一流名单

    坊间对“双一流”建设的议论,大部分关心的其实是“双一流”名单。2016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一份公告,持续了20余年的“985工程”和“211工程”正式成为历史。在此背景下,“双一流”建设被解读为大学的又一次重新洗牌,能否进入新的“双一流”名单,决定了将来能否在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上占据有利地位。

    教育部对这种声音进行了辟谣。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也指出,“双一流”建设中不会像“211工程”和“985工程”那样固化身份,会采取一种开放的支持机制,对支持高校、支持学科和支持力度进行动态调整。然而,这并不妨碍坊间的竞猜和热议。

    此外,各省份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名单、建设目标相继出炉。例如,山东省选择了32个一流学科和13所高校进入立项建设名单;广东省教育厅拨款2亿元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江苏省对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每年每校给予1亿元左右的资金支持。河北省将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列为该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然而,受第四届学科评估和教育部部长换届所累,教育部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并没有如期在年内出炉。在其去年年底发布的《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虽有关于“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描述,但是并无新意。

    “双一流”离不开一流学者

    近十年来,国内膨胀最快的除了房地产,可能就是人才了。

    这些年,我国在人才工程建设方面投入很大。2008年12月开始实施的中组部“千人计划”已经实施了8年,引进了6000余名高层次人才回国或来华服务。2012年,中组部又推出了“千人计划”的姊妹篇“万人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于这些引进人才,中组部给予50万元或100万元的补助,而引进单位和所在地区另外给予的支持力度更是以百万计。例如,深圳大学的招聘信息中明确了广东省资助25万元个人补贴,深圳市资助个人补贴更是高达200万元等。

    中组部的人才计划推动了人才从国外流向国内,而密集出台的各地人才计划则加剧人才在地区间的流动。近年来,各省市推出的各种人才计划多达近百个。在“双一流”建设启动之际,各地区对于一流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广东省2016年度“珠江人才计划”,将资助金额最高提高到8000万元。四川省则提出向高校“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倾斜,同时新增了顶尖人才项目,重点引进“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临近启动,高校间的人才争夺战正进一步白热化。2016年,各高校校长最头疼的不是顶级人才引进不来,就是自家的一流学者被别人挖走。很多致力于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地方高校不惜重金揽才,给出的优惠条件令人很难抗拒。

    今天,每个头上“戴帽”的人才几乎都是待价而沽的凤凰,随时可能另栖高枝。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如果“双一流”建设沦落成对一流人才的抢夺,那么怎么保证“双一流”建设不会变成又一个零和游戏?

    阿里云ET过年忙 人工智能写春联送吉祥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置办年货,春联必然是标配。无论是研究量子卫星的,还是做AR/VR的,你妈都会喊你上街买春联!

    但今年,这家公司的春联有点牛。1月16日,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阿里云人工智能ET“指挥”着三台机械臂为员工写春联,体验者排成了长队。

    记者在现场看到,ET首先需要和体验者进行一轮视频对话。借此了解对方的性别、心情以及新年愿望。结合此前学习的上万条春联,ET将“想”出一条最合适的春联并用机械手臂现场挥毫。

    不到3分钟,ET就“写”好了一幅新春对联:“九州天空花锦绣,未央云淡人泰康,吉年到”,鸡年吉年,还挺应景的。

    偶尔ET也会调皮一下,比如当体验者说出“找个女朋友”这样的新年愿望时,ET给出春联居然是:“天涯何处无芳草,吃个火锅比较好,口碑走起”,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人拿到了“貌赛西溪吴彦祖,才及阿里风清扬,最佳男主”这样霸气的春联,让体验者直呼“ET太厉害了”。

    其实,ET写春联的过程也是萌萌哒。记者发现,机械臂每写三个字都会回头去蘸墨。蘸墨之后,三次刮墨。整个过程不急不躁。行笔流畅飘逸,坚定恳切。

    阿里云工程师介绍,写春联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作为一家科技公司,阿里云希望通过技术为员工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春节。于是就有了ET写春联的活动。

    “现在已经很少看到手写体的春联了,都是‘千户一面’印刷体。”该工程师表示,这个活动中,为了能够让春联真正的反应每家每户的心情,ET会基于面部识别技术和语音交互技术进行分析,做出定制化。

    面部识别技术主要是分析体验者的性别、年龄、表情等,语音交互技术会了解分析体验者的新年愿望。为了能够最终写出漂亮的毛笔字,工程师还对ET进行了大量的书法训练。

    在此之前,阿里云人工智能ET在城市治理、交通调度、工业制造、健康医疗、司法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参与人类的节日,还是第一次。

    中国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样机预计年底研制成功

    新华社天津1月17日电(记者周润健、李鲲)2016年天津超算中心同国防科技大学合作,启动了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样机系统的研制,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预计2017年底能够研制成功。

    这是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超算中心应用研发工程师张婷出席17日正在此间举行的天津市第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时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的。

    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也称“E级超算”,被全世界公认为“超级计算机界的下一顶皇冠”,它将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危机、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

    在国家“十三五”高性能计算专项课题中,国防科技大学、中科曙光和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同时获批进行百亿亿次超算的原型系统研制项目,形成了中国E级超算“三头并进”的局面。

    张婷介绍说,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预计2020年研制成功并建成投用,它的计算能力将是目前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200倍。

    除了在计算能力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技术的突破,它在计算密度、单块计算芯片计算能力、内部数据通信速率等方面都将得到极大提升,而且,它将是国内自主化率最高的超算,包括自主芯片、自主操作系统、自主运行计算环境等。

    张婷表示,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后,将依托超级计算平台,开展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在支持国家科技创新、支持区域产业服务等方面开展新的应用创新。

    网易科技

    还被堵在上班路上?你需要一辆载人飞行汽车



    【网易智能讯 1月17日消息】据每日邮报报道,空中客车集团在2016年成立了一个名为“城市空中交通”的部门专门研究自动飞行器的可行性。其将要推出的飞行出租车被称为“CityAirbus”,并计划在2017年底进行测试。

    空客发布的自动飞行出租车的项目计划,意在为了帮助乘客避免日益拥堵的交通问题,以“空中出租车”的创意解决地面交通难题,据空客公司透露,它将在2017年底之前对第一款单人原型机进行测试,空中出租车运营模式将类似当下流行的网约车,用户可以使用手机应用预订车辆。

    空客公司首席执行官Tom Enders在慕尼黑的DLD数字技术大会上表示,一百年前,城市交通发展到地下,现在则是时候走向天空了。“目前尚处在试验阶段,我们非常认真对待这一发展。”他补充说,空客公司希望新技术绝对清洁,避免对拥堵的城市带来进一步污染。

    众所周知,发展空中交通能够降低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成本,不必再花几亿元来建设混凝土桥梁和道路。

    空客计划推出的飞行出租车名为“CityAirbus”,乘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预定出行服务,打造CityAirbus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实现自主飞行,据称,空中出租首先会由飞行员操作,一旦国家法规允许,将转入自动飞行。

    空客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执行官罗丹·利亚索夫(Rodin Lyasoff)说,许多涉及的技术,例如电池、电机和航空电子设备都至关重要,空客公司预期其可以像汽车共享车队那样运营,并认为新飞行器可以替代全球数百万辆地面汽车。

    这是一份全球大城市分布图,高峰时段的交通是通勤者的噩梦,预计2030年全球60%的人将生活在城市,未来交通问题会更加突出。
    与此同时,在去年二月份,空客公司还公布了一个名为“Skyways”的小项目,用无人机为新加坡大学校园提供包裹递送服务,公司希望通过Skyways为后续的空中出租计划打开市场,并帮助监管体系的建立。

    ofo终于推出智能锁 小黄车密码共享群可以散了?

    网易科技讯1月16日晚间消息,共享单车ofo对外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智能锁,每次用户开锁时将设定随机密码,智能锁中内置定位器,同时,ofo方面表示,该智能锁可待机两年无需充电。单车押金保持99元不变,骑行每小时收费1元。

    目前,首批安装智能锁的小黄车被投放在北京部分地区,包括中关村地铁沿线、北京大学校园、沙河地区等地。同时,ofo内部人士向网易科技透露,之前的机械锁会陆续替换为智能锁,具体替换的规划后续会公布。

    此前,针对小黄车机械锁密码不可变的问题,有媒体爆料网上有很多ofo密码共享群,官方骑行一小时1元的价格,这里5毛或者3毛钱就有人告诉你密码,而“包月”的价格则为6元,更有甚者,有人开发了一款密码共享群,被共享的单车数量近4万辆。
    此番智能锁的推出,将有效缓解这一现象,不过,根据ofo提供的数据,在推出智能锁单车之前,其已连接单车超过80万辆,因此这些密码共享群可能还不会立即解散。

    据ofo硬件负责人介绍,新锁具有如下优点:

    1、密码可变、闭锁可知。全新智能锁设定了随机密码,用户通过手机获取并输入随机密码,就能够解锁小黄车。使用结束,关锁几秒后,系统会自动扣费;

    2、车锁“秒开”,稳定性高。ofo智能锁开锁速度很快,同时,机械+智能锁的方案保证了高开锁率;

    3、待机时间长,无需充电。ofo首代智能锁无需充电,即使在零下30°C至零上65°C的室外环境中,仍可保证长达一年半到两年全天候超长续航力。另外,ofo首代智能锁不需要发电花鼓,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骑行体验;

    4、高适配性。可以安装到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单车车型上,ofo 智能锁的这一设计,也将服务于“城市大共享”计划,连接城市中所有的单车;

    5、便于追踪,安全防盗。通过内置的定位器,ofo可及时追踪车的流向,保证安全防盗。

    中国科技网李克强论虚实经济:总不能在网上骑自行车吧



    “自行车厂家接到我们这么大的订单都吓到了!”在1月13日召开的座谈会上,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的一句感慨引起了李克强总理的浓厚兴趣。

    总理随即问:“生产厂家在哪儿?现在生产量有多少?”

    “在无锡,每天生产1.4万辆自行车。”胡玮炜回答,“我们主要是运营方式的革命,属于互联网+交通工具。”

    “是啊,没有载体,光有虚拟的肯定不行。总不能在网上骑自行车吧?”李克强笑着说。

    总理主持召开的这场座谈会,旨在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胡玮炜和另外6名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受邀参加。

    李克强对胡玮炜的细致提问始终围绕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以及新旧动能转换。他关心自行车制造材料,也询问所采用的互联网技术。 “摩拜单车听起来是经营方式的革命,但基础还是自行车,还是要靠实体经济支撑。反过来,实体经济也要靠服务变革来带动。”总理指出。

    当听到这家共享智能单车企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发展为拥有80万辆自行车的规模后,李克强充分肯定此类互联网企业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某个自行车企业可能就被你带活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给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相关资料显示,受益于共享单车,国内传统的自行车产业正在迎来春天,至少带动了160万辆以上自行车的制造生产。甚至有生产自行车零部件的上市公司因此股票涨停。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注意到这一现象,评价说“中国正重新成为自行车大国”。

    “这意味着我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有重大意义的变化,主要就体现在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上。”李克强说,“我希望有更多新业态像这样,依托互联网和服务业带动制造业的发展。”

    “正是因为有中国制造业做基础,我们才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胡玮炜说,在和美国同行交流时,对方都惊讶其发展速度。

    总理还为这家初创企业发展支招:“你们这个在哥本哈根会非常受欢迎。在自行车出行普遍的国家,可以带动中国制造业走出去。”

    “哥本哈根已经邀请我们去了!带动中国制造业走出去是我们的目标。”胡玮炜立即回答。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人智慧无限。”李克强说,“我们正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众多完全想象不到的新模式新业态,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

    “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春风。”总理对胡玮炜说道。

    信息化改变生活方式


    电子商务引发全民购物狂欢,互联网金融让日常支付更加便捷,网络教育、在线娱乐等更是让人们足不出户享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信息化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催生数字经济,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图景。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信息技术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抢占战略制高点的激烈竞逐期,也是信息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新旧动能充分释放的协同迸发期。未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将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将为我国经济、民生带来怎样的影响?

    打破信息壁垒 释放数字红利
           ——信息消费规模达到6万亿元

    当前,我国已进入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不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水平不高、数字红利释放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等“短板”,仍然制约着我国信息化发展。

    “目前,社会上大部分核心数据往往掌握在少数主管部门手中,因为体制和机制的关系,人为制造的数据‘高墙’和‘孤岛’阻碍了数据的流通和共享。”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说,打破信息壁垒,让数据“活”起来,方能推动信息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蕴藏着巨大价值的数据真正发挥作用和效益。

    对此,《规划》提出,要着力补齐核心技术短板,打破信息“壁垒”和“孤岛”,实现各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系基本建立;到2020年,数字红利充分释放,信息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信息消费规模达到6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38万亿元。

    建设高速网络 打通“最后一公里”
           ——5G完成技术研发测试并商用部署

    截至目前,我国所有地市基本建成光网城市,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达到72%,4G用户突破7亿户;全国固定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到2015年底的2倍,固定宽带单位带宽和移动流量平均资费水平进一步下降。

    《规划》提出,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扩大4G网络覆盖,开展5G研发试验和商用,主导形成5G全球统一标准,到2020年,5G完成技术研发测试并商用部署;基本建成技术先进、高速畅通、安全可靠、覆盖城乡、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消除宽带网络接入“最后一公里”瓶颈。

    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庄荣文看来,我国在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应继续推进提速降费行动,特别是实施宽带乡村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通过共建共享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提升管理水平 筑牢安全防线
           ——让群众安全放心使用网络

    信息泄露让我们变成“网络透明人”,电信诈骗致死事件时有发生,网络谣言、暴力、迷信等有害信息侵蚀身心健康……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正在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秩序。诚如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吕述望所说,“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针对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规划》提出,要健全网络与信息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机制,完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执法联动机制,重点加大对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加强网络空间精细化管理,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让人民群众安全放心使用网络。到2020年,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全面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苗圩表示,工信部将推进防范和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专项行动,巩固电话用户实名登记成果,强化语音专线和“400”等重点电信业务的规范管理,加强网络数据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微信论科教
    重磅:最新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百强出炉(2017年1月)!

    日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认,2017年中国大学双一流计划将全面启动,同时将组建专家委员会,研究确定具体遴选条件和认定标准。新一轮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将要全面启动的消息一经公布就引发了广泛关注。

    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如何评价,ESI评价指标是个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目前全球很多知名高校都在采用ESI来衡量和评价学科实力,国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最近几年来也开始越来越重视ESI指标,越来越多的大学把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量定为发展目标之一。

    ESI数据库每两个月更新一次,本次数据的更新时间为2017年1月15日(数据覆盖时间2006.1.1-2016.10.30 )。本期青塔小编整理了2017年1月ESI最新数据中国内地高校综合排名前100名的情况,同时与2016年11月的排名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供大家参考。

    ESI是世界普遍采用的科研表现评价工具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它是基于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目前,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其数据库以学科分门别类(共分22个学科),采集面覆盖全球几万乃至十几万家不同研究单位的学科。

    百强高校稳步前进

    本期青塔统计了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的2017年1月ESI最新数据中国内地高校TOP100的情况,并与2016年11月进行了对比。

    北京大学国际排名127位,入选学科数达到21个。浙江大学国际排名145位,入选ESI前1%学科总数18个。清华大学国际排名147位,入选ESI前1%学科总数16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五所高校进入国际排名前200位。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山东大学ESI综合排名也进入国内高校前十位。  

    相比2016年11月份,部分高校国际排名有一定程度的进步。其中进步增幅最大的是南方医科大学,相比11月进步了32位。此外,进步较大的高校还有中国矿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昌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

    22所高校入选ESI前1%学科数出现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2016年11月份,本次百强高校中共有22所高校入选ESI前1%学科数出现变化。

    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各新增2个学科入选ESI前1%,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南大学、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7所高校新增一个学科入选ESI前1%。同时,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入选ESI前1%学科数各减少一个。

    下面来看看各校综合排名情况(按照各高校论文总引用次数进行排名;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三所高校并没有区分两地办学的情况):



    宇宙是平的——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

    现代研究表明宇宙是平的,难道这意味着我们的宇宙像一张平面一样吗?宇宙是“平”的代表着什么呢?

    几何学、拓扑学和宇宙大爆炸
    科学家用9年时间内收集的WMAP数据绘制出详细的婴儿期宇宙全天图。这张图片揭示了宇宙诞生137.7亿年以来,星系从起源到演化过程中的温度波动(温度差异显示为不同颜色)。

    在宇宙中间去思考宇宙的形状确实有些荒谬。我们一般是通过从外部观察来了解物体的形状——但我们怎么可能跑到宇宙的外面去观察宇宙呢?说到宇宙的形状时,天文学家们通常会提到两个概念:

    1.局部几何的概念:这涉及到可观测宇宙的几何形状及其曲率。
    2.全局几何的概念:这涉及到拓扑学的概念,在拓扑学中,事物可能会与它们看起来的样子截然不同。

    如果我们可以观察整个宇宙,并且不受其几何性质或其它特征限制,那么以上两条就是一致的。但如果凑巧两者不一致,并且观测被某些宇宙的内在特性所限制,我们就无法知道宇宙形状——至少现在没办法知道。

    大多数人会认为宇宙是一个对称的球形——差不多像地球一样的球状。我们知道地球表面不是平的,在几何学中,这意味着地球表面上看似“平行”的线并不真正平行。所有的线,即使它们开始时候平行,最终也会有交点,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是固定的。如下图所示:
    三种可能的宇宙的形状:封闭式,开放式和平面。

    所以说,如果宇宙是平面的话,平行线就会永远保持平行——这是问题的关键。而在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来自不同星系的光在很长距离上仍然保持平行。重子振荡光谱测量(BOSS)望远镜也给出了一些非常有力的证据,证明了可观测宇宙确实是平坦的,这令人感到很困惑。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分部的大卫·塞拉格尔(David Schlegel)表示:“我们之所以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如果宇宙是平坦的,就意味着它可能是无限的,没有尽头——它会在空间和时间中永远延伸。我们的结果可能会支持无限宇宙模型。”

    有限与无限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关于宇宙形状的,还存在争议的问题:宇宙到底是有限,还是无限的?我们都知道宇宙非常大,但它是无限的吗?

    人类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18世纪,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威廉·奥尔伯斯(Heinrich Wilhelm Olbers)提出了一个悖论: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那天空就不会是黑暗的,因为在任何方向都会有无限的空间,无限的空间里充满了发光的恒星。然而,我们看到的夜空并没有被整个照亮,这样说的话,宇宙就不应该是无限的。不过,奥尔伯斯悖论没那么简单,有很多复杂的解释,比如宇宙正在迅速膨胀,所以遥远的恒星将会红移直到黯淡,或者来自其他恒星的光还没有到达我们这里——不过这个我们也无法得知。现在知道的是,超过约137亿岁的恒星或星系太远了,他们发出的光永远无法到达地球。所以我们大概知道了宇宙的年龄,但它的大小呢?

    你可能会说,我们直接测量一下宇宙各个方向的长度,不就知道宇宙的大小了?但这也没那么简单。
    宇宙在一个膨胀的球体上。最远的星系移动最快,因此会有长度收缩,站在中心位置的观察者会看到它变小。

    可观测宇宙的直径是910亿光年。从可观测宇宙边缘到达我们地球的光所走的距离,就非常接近宇宙的年龄乘以光的速度,即138亿光年,但这个距离会随着时间变化,因为可观测宇宙边缘和地球的距离正在不断增加。因为我们无法观察到可观测宇宙边缘外的空间,所以无法直接知道宇宙是不是无限的。现代的测量数据,包括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和普朗克卫星的CMB地图,都表明宇宙在广度上是无限的,但是这一点还存在争议。

    那么大爆炸呢?
    137.7亿年中宇宙演化的示意图。最左边代表我们现在可以探测的最早时刻,“暴胀”(inflation)时期宇宙以指数形式迅速膨胀。

    大多数人都了解一些关于大爆炸期间发生的事情,但很多误解恰恰也产生于这一方面。当空间产生时,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它会在所有方向上同时延伸——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大爆炸之前,没有空间或时间。所以,大爆炸的“外面”并不存在任何东西,让宇宙“延伸到那里”。宇宙只是从一个微小的体积扩大到一个巨大的体积,甚至直到现在还在继续扩大——但这不能保证它在各个方向是对称的。

    所以让我们回到局部几何和全局几何的概念上来。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是局部几何,即可观测宇宙。即使不可能做到无一缺漏,我们的观测也要尽可能地详细,且考虑周到。

    宇宙的整体形状

    所以,我们的宇宙可能是平坦且无限的,但这并不能帮助我们推知它的整体形状。即使平行线永远是平行的,可观测宇宙是平坦的,也并不意味着整个宇宙是平坦的。它可能类似于莫比乌斯环——空间弯曲、扭曲,但线保持平行,最后将空间的一端连接到另一端上去。

    最后,关于宇宙的形状,有三种不同的可能,并且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

    1.宇宙曲率为零,即宇宙是平坦的。它不一定是无限的,也不一定需要像纸一样:它可以是环状的。

    2.宇宙曲率为正,也就是球形。

    3.宇宙曲率为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三维的无限延伸的鞍状物。

    我们现在也不知道到底哪种说法正确。我们所知道的是,可观测的宇宙是平坦的——这确实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了。

    2017预测:综合智能的崛起


    过渡期总带有点不确定性,有点焦虑,也有点期待。每年的过渡期,我们都会回顾上一年,反省不足之处;展望下一年,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展望2017,就趁现在。

    说到人工智能(AI),2016年是许多突破性技术的元年: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准确预测了一起汽车碰撞事故、人工智能助理Alexa可以接受请求、白宫发布人工智能报告、谷歌的AlphaGo打败世界围棋冠军等等。虽然2016年已经过去,但随着人工智能不断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开拓新领域,它将在2017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们对2017年的人工智能有如下预测:

    个性化人工智能

    2016年更多的是消费类人工智能产品。

    Alexa、Siri、Cortana等已成为手持设备的标配,亚马逊甚至对外开源Alexa程序。展望2017,希望人工智能更多地应用于APP,也希望更多的科技公司向亚马逊学习,对外开源人工智能程序。

    通过这种协作的方式来促进人工智能发展,我们终将迎来个性化人工智能,迎来大量独特的高度智能化的人工智能应用。

    更健谈的聊天机器人

    和Siri或者Alexa聊天,就像同一条船上的两个人向相反的方向划船,船完全不会移动。一方面,这些聊天机器人都没有多少幽默感;另一方面,它们沉闷,直白,并没有太多的话要说。

    但2017年,这一切都会改变

    NVIDIA的副总裁兼总经理Jim McHugh预测,2017年将会出现通过图灵测试的聊天机器人,它们会像人一样做出反应,一般人甚至无法区分它们是人还是机器。随着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终将具备这种超能力,继而衍生出更多情感化直觉化的人工智能程序。

    Microsoft Research的技术研究员兼董事总经理Eric Horvitz说,“接下来的一年,我们距离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系统更近了。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系统将更深入理解人类价值观和思想(如识别我们在邮件和短信中作出的承诺),它们在一次会话过程中可以解决多个问题。这样,人机对话将更流畅自然。”

    相信不久之后,你就可以和Alexa建立深刻、有意义又有趣的会话了。

    机械认知(Cognitive Machinery)

    Ovum大脑表示,“2017年,机器学习将极大地改变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前景大好,甚至有可能实现某种可提供服务的类人类智能的机器。

    这并非难以置信,因为它们模拟人类大脑的分层认知处理机制。

    随着并行处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网络可以处理更大规模的数据块,因此2017年,机器学习有望取得更大的进步。“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是机器学习领域的又一大事。GAN本质上是一对模型——一个从数据集中学习,另一个判别数据的真假。

    2017年,人工智能步入“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s)”阶段,认知也逐渐成熟,机器将变得更加智能。

    心灵伴侣

    微软人工智能与研究事业部(Microsoft AI and Research Group)的执行副总裁Harry Shru对2017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充满期待:

    “2017年,人工智能将更加民主化。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可以看、听、甚至理解真实世界,这样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工作效率。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丰富多彩,疾病、愚昧和贫穷等社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以上似乎是人们对2017年的人工智能的共同期待。这不是神秘的奇点,也不是早期机器心灵的突然“觉醒”。这是想象,真实情况远比这平淡。

    如果把人工智能系统看做遵从制造者心意的工具的升级版,同时它具备有限的、几乎本能的意识,那么我们似乎正在建设一个机器与人类积极合作的世界。所以,不必期待2017年Skynet或HAL 9000的到来,并没有那么神奇。目前,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起步阶段,正努力让人工智能系统具备生物般的感观和反应能力。

    至于2018年,那又将是另一个故事了。

    最新学术论文
    1)Transportation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Volume 95,  (January  2017). 第25篇
    Zia Wadud, Martin Baierl, Explaining “peak car” with economic variables: A comment[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2017, 95: 381-385.

    2)Transportation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Volume 95,  (January  2017). 第4篇
    Xiangdong Xu, Anthony Chen, Lin Cheng, Chao Yang, A link-based mean-excess traffic equilibrium model under uncertainty[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2017, 95: 53-75.

    3)Transportation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Volume 74, (January 2017). 第3篇     
    Miao Song, Shane McLaughlin, Zachary Doerzaph, An on-road evaluation of connected motorcycle crash warning interface with different motorcycle type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7, 74: 34-50.


    4)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Volume 50, (January 2017). 第25篇
    Mattia Grampella, Gianmaria Martini, Davide Scotti, Fausto Tassan, Giovanni Zambon, Determinants of airports’ environmental effect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7, 50: 327-344.


     5)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Volume 97, (January 2017). 第10篇
    Christian Gahm, Christian Brabänder, Axel Tuma, Vehicle routing with private fleet, multiple common carriers offering volume discounts, and rental option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7, 97: 192-216.

    6)Transportation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Volume 44, In Progress (January 2017). 第10篇
    Markus Sommer, Martin E. Arendasy, Bettina Schützhofer, Psychometric costs of retaking driving-related cognitive ability test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2017, 44: 105-119.

    7) Accident Analysis& Prevention
    Volume 98, In Progress (January 2017). 第9篇                  
    Ye Li, Hao Wang, Wei Wang, Lu Xing, Shanwen Liu, Xueyan Wei,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s of 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on reducing rear-end collision risks on freeways[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17, 98: 87-95.

    8)《交通运输工程学报》Journal of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16年05期. 第8篇   
    惠记庄,郭云欣,郑恒玉,等.液力变矩器的闭锁控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16(05):66-73.
    HUI Ji-zhuang,GUO Yun-xin,ZHENG Heng-yu,et al.Locking control of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2016,16(05):66-73.

        9)《中国公路学报》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2016年11期. 第3篇   
    周志军, 杨志勇, 邹群, 尹忠文. 基于验算点法的地震力作用下边坡可靠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6,29(11): 18-24,41.
    ZHOU Zhi-jun, YANG Zhi-yong, ZOU Qun, YIN Zhong-wen.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lope Under Seismic Load Based on Checking Point Method[J].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2016, 29(11): 18-24,41. (in Chinese)


    10)《交通信息与安全》Journal of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Safety
    2016年05期. 第9篇   
    张 浩,马 路,俞宏熙,陈大琳,闫学东. 基于固有匹配对数据的交通事故致亡风险因素分析[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6, 34(5): 61-67.
    ZHANG Hao, MA lu, YU Hongxi, CHEN Dalin, YAN Xuedong. A Risk Analysis of Fatal Factors in Traffic Accidents Based on Inherent Matching Pairs[J]. Journal of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Safety, 2016, 34(5): 61-67. (in Chinese)

    武理工智能交通
    长按 识别 关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8 05:20 , Processed in 1.8210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