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标题: 荣誉之声 [打印本页]

作者: 风云吧    时间: 2018-5-15 17:16
标题: 荣誉之声
“          经过前期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SU)的沟通协调,2016年7月23日,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组织学校19名优秀学生从北京出发,经13小时旅途飞抵芝加哥,车行约4小时后,于当地时间20时抵达密歇根州立大学,入住学生公寓Owen Hall。
开始了为期三周的暑期学校之行。”

密歇根州立大学       坐落于美国密歇根州东兰辛市的密歇根州立大学,成立于1855年,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在多个大学学术排名中均位于世界百强之内,不但以教育、农业和通讯理论闻名全球,同时也是包装与音乐治疗研究的先锋。
        作为一所教育名校,密歇根州立大学在体育事业上的发展同样令人赞叹,其一级联盟运动队的昵称是“斯巴达人”(Spartans),吉祥物是Sparty。除冰上曲棍球是属于中央大学曲棍球联盟(Central Collegiate Hockey Association)外,MSU参与了十大联盟(Big Ten)中的所有项目。MSU的橄榄球队曾经赢得1954年、1956年、以及1988年的玫瑰杯冠军,男子篮球队曾赢得1979年和2000年的全国大学体育协会(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冠军。


走进美国,走进MSU,访学团的生活拉开了序幕。
7月24日       同学们经过一夜的休息调整,渐渐开始适应新的作息。上午的欢迎仪式上,MSU的陈晓庆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MSU的从建校历史到管理体系、体育运动、以及综合实力等各项情况,让同学们在懵懂中初识了密州立。舟车劳顿后的第一顿正餐——欢迎午宴,让同学们在交谈中逐渐抹去了相互间的距离感,从陌生到熟悉,让这次的访学团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团体,成为了异国他乡的一个大家庭。
7月25日      访学团成员们便进入了正式的学习生活。同学们在MSU完成了三门极有意义与代表性的课程学习——《职业规划和发展》、《个人及组织力发展》以及《公共演讲》。给大家上《职业规划和发展》这门课的Thuy-Tram Butler女士是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比起传统的套路式教学,她更热衷于讲述在她引导帮助下成功获得理想职业的学生实例,这也更能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探索规划自己的职场道路。《个人组织力及发展》也是由Thuy-Tram老师教授的,与职业规划发展课程相匹配,这门课程提升了同学们对各类职业的认识,建立了基础工作能力和技巧,为以后的职场生涯奠定了基础。
访学团同学们认真听课中
访学团成员与Thuy-Tram Butler老师亲切合影
       一个留着长发、蓄着大胡子的大叔,这是《公共演讲》课程的Ian Leighton老师留给同学们的第一印象。这门课程的学习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小组讨论与代表发言中度过的,从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及其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对比,到中美文化的差异,再到美国大学的热门学科和专业,以及万众瞩目的话题——美国总统竞选,仅仅四节的课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一次宝贵的经历。 访学团成员与Ian Leighton老师亲切合影
25日下午       全体同学在MSU陈晓庆老师和Joe的带领下,参观了MSU美丽的校园。烈日炎炎的下午同学们似乎都被晒得沉默寡言,然而参观的第一个建筑——天文馆,瞬间就把大家从迷离中唤醒。清晰巨大的地球仪,星光点缀下漆黑幽深的通道,梦幻般的体验给大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访学团全体同学于天文馆合影留念
随后同学们一路步行至MSU的体育馆参观,或许巨大的场馆、辽阔的球场、齐全的设施还不够让大家赞叹,然而紧接着撞入同学们眼球的冰球馆着实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在酷暑中给同学们带去了一丝清凉。
  访学团全体同学在体育馆前合影留念
MSU冰球馆
最让大家难忘的或许是MSU的代表——斯巴达雕像了,在老师的讲解中,同学们了解到了这具雕像背后精彩的故事,更体会到了那种永不屈服的斯巴达精神。MSU斯巴达雕像
MSU校园
穿梭在林间小路上,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大家结束了参观校园的美好时光
7月26日下午同学们乘车来到MSU的学生有机农场参观。农场占地非常大,一望无际,种植的作物种类也比较多:葡萄、黄瓜、番茄、地瓜、辣椒……还养殖了鸡和猪两种动物。通过询问负责人,同学们了解到,农场的养殖方法都很普通,也发现农场在物质循环利用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农场的规划和效率是非常突出的,长期负责的人员不超过5人,且其农产品对学校和当地居民均有对口出售。
MSU农场
MSU有机农场负责人对同学们进行耐心讲解
7月27日下午全体同学在商学院报告厅听取了关于国际学生学习生活基本情况的报告,三名老师分别就健康问题、紧急情况处理注意事项、国际留学生生活方式等涉及同学们切身利益的话题以及MSU校园内的特色景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7月28日下午同学们在MSU一位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密歇根州立大学学生创业孵化器,该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了他们的3D打印作品,以及一系列关于互联网的创业公司项目。通过他的讲解,同学们对美国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有了一个更确切的认识,对如何建立创业计划也有了一定的概念。MSU访学团成员与创新孵化器学生志愿者合影
随后,全体同学前往电影《蝙蝠侠大战超人》的取景现场——现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并在该著名建筑物前进行了合影留念。7月29日上午访学团一行人来到密歇根州立大学荣誉学院(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Honors College, MSUHC)所在的Eustace-Cole Hall, 与MSUHC院长Cynthia Jackson-Elmoore 博士、MSUHC助理院长Bess German 博士等人座谈交流。二位院长对MSUHC的选拔模式、培养体系、特色课程、交流项目等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此外,一位MSUHC大二学生也参加了座谈,并用自身的经历讲述了MSUHC的特点和优势。MSUHC助理院长致欢迎辞
同学们向MSUHC学生提问
蒋昱晨代表教育实验学院向MSUHC赠送礼物
当天下午,访学团成员前往MSU大学生学习生活互动中心及学生宿舍进行了参观。MSU为本科新生提供两人间与四人间,为研究生提供单人单间。MSU宿舍长廊
值得一提的是,MSU的宿舍集学习、生活、娱乐于一身,全面实行集中化管理。宿舍一楼及地下一层建有自习室、会议室、电脑区,方便学生学习所需;还有洗衣房、小厨房、自动售卖机,为学生的生活贴心服务;此外,还有音乐活动室、活动中心等课余活动场所。MSU宿舍电脑区
MSU宿舍音乐活动室
结束了一周的学习,7月30日,MSU访学团来到了大急流城。大急流城是密歇根州的第二大城市,那里坐落着杰拉德福特总统的纪念馆。杰拉德福特总统纪念馆
在福特总统纪念馆,同学们参观了福特总统的生平介绍、珍贵的物品以及其在白宫办公室的复原场景。白宫总统办公室复原场景

随后,访学团成员乘车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密歇根湖。密歇根湖是美国五大湖之一,也是唯一的一个整体都在美国境内的湖。来到密歇根湖边,放眼望去尽是湛蓝的湖水,一望无际,浪花翻滚着拍向岸边,远处水天相接,视野无限宽广,天上的云很低,映衬出地域的广阔。密歇根湖
第二周
★8月1日下午大家参观了MSU主图书馆的设施,并了解其使用情况。一位来自上海的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图书馆的主要功能,从强大而齐全的搜索功能到全自动书架,高科技且人性化的设计令大家叹为观止。图书馆内景——全自动书架
随后,同学们前往图书馆收藏地图的地方进行参观,热情的管理员为大家拿出了一份1936年出版的老北京风俗地图和1948年的上海地图,又为大家展示了许多各个年代不同区域的美国地图,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8月2日下午访学团一行人聆听了关于如何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讲座。密歇根州立大学历史学院(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History Department)研究生院副院长Pero Gaglo Dagbovie向大家讲解了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时间节点、成绩要求、材料准备等,并且详细阐述了书面材料应如何书写,随后热情地解答了同学们的其他疑问。Dr.Dagbovie 在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8月3日下午访学团一行前往MSU工程实验室进行了学习。从仿生机械鱼、模拟的真实海洋生态,到3D打印制造的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特殊材料,同学们看到了美国本科生、研究生在自我创新科研中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也看到了这个国家对新一代科研的重视与支持。
8月4日访学团成员已基本完成了在MSU的交流学习。在结业午宴上,李铭浩和蒋昱晨作为学生代表进行了发言,他们感谢MSU各位老师对同学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每一节生动的课程,感谢在MSU结识的各位伙伴,感谢这次MSU之行留给大家的美好记忆。随后,MSU为每个同学颁发了结业证书。
学生代表李铭浩、蒋昱晨发言
午餐后,访学团全体成员按照分组进行了学习工作汇报,至此,本次西北工业大学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暑期学校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国际合作处鲁思静老师这样评价此次MSU之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同学们飞越了北冰洋,横跨大西洋,踏上美帝的国土,接触美国的普通人,感受美国的校园,了解美国的文化,体验美国的课堂,才真正看清了美剧和现实的差距,也认识到了自己与世界一流的差距,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新的方向和目标。短暂的旅途,大家认识了彼此,学会了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在国外,爱国心更切,更有民族认同感;旅途固然辛苦,相信收获更多!
学生感想
刘云天从疲累到适应,从适应到享受,此行MSU,我收获良多。从轻松活跃的课堂,到热情洋溢的师生,点点滴滴间我和西方文明发生碰撞,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如诗如画的校园,蓝天,白云,绿树,红墙,横跨校园的那条小河,林间的小动物,还有随处可见的斯巴达,处处都有故事,处处都是风景。MSU的宿舍食堂同样令我印象深刻,温馨舒适的设施,丰富可口的菜肴,让我对这个学校又多了一丝亲切,多了一分喜爱。享受过MSU的体育馆,也真正明白了在美国,什么是全民健身,运动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汗水,它让我们选择一个充满生机的自己。总之,这次暑期学校留给我的不只是记忆,还是开始。

张玥在热情活力的课堂中感受美式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美国文化。2周的学习生活让我感受到MSU的别样校园文化,在如诗的风景里学习如歌般的MSU精神,了解地地道道的美国文化。精彩的课程,热情的老师,安逸美好的校园,都是这次旅程的点睛之笔。“斯巴达”精神也成为了挥之不去的一抹记忆,让我对于未来,有着更多的期待。

马若尘18天的美国之行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于令人炫目的市中心跑马观花,而是在校园里看似悠长的两周,慢慢体味美式生活。从起初抱怨不适应,到最后甚至有些留恋,我们在这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了中美的文化差异。同时令我最为感慨的是美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随处可见的校训和吉祥物图标,绿白的校园代表色铺满各栋建筑,浑然一体而细致入微,处处给人一种温馨的归属感,这点的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厉之畅这次赴美之行虽然很短暂,但我着实感受、学习到了很多。首先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国的文明与发达,除了很好的硬件设施以外,这里对人的关怀也让我很有好感;其次,在密歇根州立大学里的学习与生活让我真正体验到了一个完全使用英文的环境,在锻炼了听力与口语的同时也为我日后或有的留学生活打下了一个夯实的基础。

张馨元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交流学习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在这里我见识到了一所自由开放的大学,它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一切。这里的课堂是可以与老师交流,随时问老师问题的。这让我有机会在课堂中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我们上午学习学校里的课程,下午听讲座参观校园,在这里的学习充实而愉快。

郭一聪在坐了十三个小时的飞机加上五个小时的汽车旅途后,在前天晚上抵达了MSU。短暂的休息之后,今天开始了在MSU的日常生活。感受到了一流大学的学习氛围,以及北美最大和风景最优美的校园风光。在上课时,感受到了老师的热情,以及纯正美式口语的魅力。下午参观了MSU的校园,感觉非常漂亮,很好看,流连忘返。虽说有些热,但更激发了我们对MSU的热情,大家都很积极的参与。在游玩了一下午校园之后,感觉到了北美校园的风景秀丽,绿化很好。而且感受到了美国友人的热情,不管认不认识见面就say hi。于是觉得来到这个夏令营是很正确的选择。

武雅萱“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无论是走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校园中,还是芝加哥的摩天大楼下,身旁总是有着看不尽的风景。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想起这一切,也憧憬着这样的生活,可以在周内为喜欢的工作拼命努力着,周末去湖边和家人散散步,聊聊天。忘不了这里的碧水蓝天,还有和世界不远不近的距离。

雒通济第一天我们到达了MSU,长时间的飞行令我们疲惫不堪,虽然眼前的校园令我们震撼无比,但是时差再加上旅途也足以令我们直接扑在了OWEN HALL的床上。而宿舍也是第一个让我感到中美不同的地方,与此同时还有校园的文化,授课方式,交流习惯等等的不同。而这些,许多时候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分别代表了两个国家的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这可能也是在美国这18天来,我最大的感受。

罗维一在美国的20天游学,让我学到了许多也见识了许多。我们见识到了美国大学与我们的不同,欣赏了密歇根美丽的景色。同时,华丽一英里和芝加哥高耸入云的玻璃楼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现代化都市的风采。远在异国他乡,我欣喜这里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心怀祖国,希望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通过自己和我们这一代祖国新生力量的努力,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的繁荣富强。

许诺我主要想谈谈关于两堂课的感受。第一堂课是关于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美国的人力资源体制相对成熟,已经成为了一个运行较为合理顺畅的体系,资源优化配置。学生选择自己合适擅长的领域展现自己的特长,并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老师负责将学生与公司进行良好的选择和沟通,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效率和效能,同样也将这些人才资源更加合理的利用发展。相比之下中国则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工作主要靠在网上查找没有办法更好的将学生和社会联结起来。这样平台的缺少,意识的欠缺倒是我们有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和浪费。另外一堂课是关于中美高等教育体制差异的,老师很注重交流互动,给了我们很多小组讨论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有了很多新的理解和认识,也体会到了两种不同特色文化教育的不同魅力。这两堂课程的教授让我受益良多,也促进了我对这两方面知识的好奇和探索。

华方辰这个暑假,我随着学校的访问团来到了位于东兰辛市的密歇根州立大学进行了为期19天的交流访问,这次的出行让我收获颇丰,意义非凡。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两门课,职业发展规划和公共演讲,分别由两位亲切的教授代课。主讲职业规划的Thuy-Tram教授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每次课后都会问我们课程的收获,还会给我们耐心地解答疑惑,精心地给我们准备了资料。课上告诉我们如何在职业方面定位自己,如何在应聘时回答hr的问题,如何在工作中与他人相处。虽然现在看起来那些还很远但是都是肺腑之言,而且这为我们以后在学习中着重培养一些特定的能力起到了提醒作用。另外,也为我们今后的职场生涯做了先期的铺垫。另外一位老师主讲公共演讲,在课上就中美差异和感受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交流中让我们锻炼了语言的组织能力。两位老师的教学让我们获益匪浅,也见识了美国的授课模式。在学习之余我们还参观了MSU的校园。校园之大出乎我们的预料,感觉整个大学像是一个小镇一样,没有特定的围栏和墙。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分布得错落有致,漫步其中,不时可以看到有松鼠从中跳出欢脱地跳跃在道路上,河边还有一群野鸭,大摇大摆地走过。在这里,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一切都是那么安静,闲适,充满了自然的风气。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对于体育的重视。学校里大大小小的体育馆,篮球场,冰球场满足任何人的训练要求,即使是暑假,每天依然能在路上见到跑步的人们,健身房里每天也不乏“大块头们”锻炼肌肉,洋溢着一股活力。每天的课余,我们还进行了很多讲座,从研究生申报到生活交流,丰富而有趣的讲座让我们印象深刻,对于美国和MSU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这里也缺少有差异,食物和国内完全不一样,形式也有所不同;每天去上课都要长途跋涉。但是这些差异让我们感到了文化的沟通,美国大学开放活力的氛围也在不断影响着我,慢慢地熟悉,了解,习惯。在这里,我衷心感谢那些接待我们的老师和教授,他们给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世界。这十九天说短也短,说长也长,给我们带来了新奇,也带来了留念,希望以后能再次来到这个国度进行深造,学习。

撰稿:刘云天
(刘柯迪、李铭浩、
吴佳雨、张晓敏、
于冠雄、张思迪)
摄影:蒋昱晨
排版:岳思琪
审核:舒博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光临 Discuz! Board (http://www.xigongda.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