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讨论和平,蒋介石与习近平对于中国的定位和对于国际秩序的理解却有着天壤之别。纵观近百年中国历史,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从宋美龄访美到特朗普访华;中国在世界秩序的构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也在改变着中国的内政。这一节课将从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与世界的接触为起点,深入探讨中国的外交政策,客观分析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这节课将要讨论的一些话题有:
The New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The Paris Conference
The First Chinese Civil War: the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actors behind CCP
World War II in China and the Tokyo Trial
The second Chinese Civil War: “We lost China?”
Tibet, Hong Kong, and Taiwan: How and Why?
Communism, Mao, and Global Revolution
The Cold War, Vietnam, and China
The Diplomatic Nightmares: the 1990s
Xi Jinping’s Policies: A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讲师简介:徐文宜
就读于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专业为政治科学、国际研究和经济(Triple Majors in Politic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Economics)。在国际关系领域中主攻中美关系及国际政治经济;热爱与人交流,每天会读1个小时的新闻,对政治以及社会问题有着狂热的喜爱;课外兴趣包括乒乓球橄榄球棒球足球等各类体育运动,也喜欢听周杰伦的歌。
2.Sex, Money and Power 性,金钱与权力 课程类别: 跨学科 Interdesciplinary 课程简介:这门课将致力于解构一些我们倍觉亲近又习以为常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身体,性别,欲望,身份。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探究,我们将会了解“性”这一人的基本组成是如何成为一个由社会、历史、政治所构造的概念的。这门课将会以批判性的角度回顾西方社会对于性和其背后含义的解读,同时以现代化的、全球化的角度重新解读这些概念。“性”是如何被西方的社会科学和例如宗教、生物、病理学、法律等一系列领域所概念化的?这些领域又是如何与政治、历史、性别、种族、阶级等一系列外部因素所交织在一起的?性与金钱,即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与经济因素,这两个被理所应当认为是毫不相干的事物又是如何互相影响互相干涉的?权力结构又是在其中如何运作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什么改变了又有什么是不变的?
课程类别: 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 课程简介:冷战,是国际政治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在长达四十余年的美苏争霸中,世界格局几次发生巨大改变,甚至几次面临核战的威胁。然而,许多史学家认为,美苏之中更换领导人更频繁的美国,更加深远的影响了冷战的进程和冷战之后的世界格局。肩负着不同使命的美国领导人,不仅在大时代的驱动下选择不同的政治通路,更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衬托出个人性格和人格差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导弹危机等等,这些一次次威胁毁灭世界的挑战与冲击,让冷战成为了一出紧张而扣人心弦的悬疑大剧。这节课旨在带领同学们随着美国的脚步走进冷战, 看看美国的各位总统是怎样通过自己不同的世界观与战略角度去“制造“这一人类史上最令人恐惧的时代。
讲师简介:周子衿
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国际关系/政治经济专业(Major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主攻美国历史/外交政策。闲暇的时候,喜欢和朋友一起看球和阅读。这是我第二次作为讲师参加唯理书院。第一次的时候交到了非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所以对这个八月非常期待。
讲师简介:张竞元
就读于罕布什尔学院(Hampshire College),主修音乐和计算机科学(Double Majors in Music and Computer Science),同时主攻两个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来自河北承德,新加坡SMI奖学金生,因此耽误的两年用提前一年填坑;业余水平钢琴和声乐,新加坡四年丢给了舞台剧;崇尚规则,喜欢法学;小米MIUI合作开发组成员,童年在修电脑和科技新闻中度过。
9. 计算理论 Theory of Computation
课程类别: 数学,计算机科学及自然科学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 课程简介:This course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to the theory of computation, an important branch of mathematics and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that concerns with the efficiency and limits of computation. We will explore topics including automata, Turing machines, computability theory, and complexity theory (e.g. the P versus NP problem). This course does not require and will not have any programming component.
*All interested students who are comfortable with learning a subject in a primarily English-speaking setting are encouraged to enroll, though previous exposure to mathematical proofs is a plus.
讲师简介:王沛
目前就读于加州理工(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计算机科学与政治学双专业(Double Major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Political Science),学术兴趣为计量政治学和跨领域研究。极其业余的(前花剑)重剑运动员,四年的(前)MUNer,两个编程马拉松(hackathon)的幕后团队成员。敬重正直,真诚,有韧性,愿为自己的理想、目标或信仰倾其所有的人。喜欢亚洲美食、古迹、博物馆、登山、竖琴、猫,迷恋于衬衣+风衣/皮衣的搭配、红色的裙子、以及各种各样的剑和匕首。除了花时间在各种不务正业的兴趣上外,闲暇时间会读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或是打打游戏。
10. 探究现代英国史(1688—当代):工业先声,帝国兴衰,无尽的传说与迷思。 The Story of modern Britain(1688 - Now): Industry, Empire, and its entangled history
讲师简介:张友石
毕业于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主修历史,即将前往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攻读硕士(Master of Arts)。很早就确定了历史学这个方向,但总是徘徊于各个时代与地区而不愿专精。也曾经也跳出历史而涉猎社科与人文的各个学科,但绕了一圈又总是回到了历史。曾经害怕这样的学术兴趣实为“异端邪说”,但也不想轻易放弃。就这样被矛盾的想法撕裂着,却又能常因此而有所得。在历史之外,学过一些统计的知识。在学术之外,喜爱在平时钻研地图,留意二次元的种种动向(不过关注面倒是相当的狭窄)。
课程类别: 艺术与工作坊 Arts & Workshops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政治学为基础,为大家介绍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两类话题。技术类话题包括如何提出理论并撰写文献综述、设计研究方案、如何分析数据等。介绍定量研究部分时,讲师将以实际案例出发为参与者介绍简单的概率论、统计推断和线性回归知识及如何使用数据分析软件RStudio。本门课程还会带领学员从科学哲学角度,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进行本质上的思考。讨论将围绕两个话题展开:什么样的研究是符合伦理的?定量研究一定比定性研究科学吗?课程结束时学员将有机会在闭幕式上展示自己的初步数据分析研究成果。
讲师简介:白云鹏
现就读于Carleton College,专业为政治科学和统计(Political Scienc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Statistics),博雅教育原教旨主义者,坚信liberal arts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坚信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道理,坚信博雅教育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个beautiful mind。政治狂热爱好者,king of the games。
我本科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of British Columbia),专业是认知系统(cognitive system)。但因为对于教育和人生的焦虑与思索,使我在正儿八经地拿到学位之前就离开了学校。因此依然手持高中学历行走江湖。